图为代表正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史晓波摄【省长语录】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全省上下政通人和、充满活力,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政府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推进、执行与落实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一直以来我们把民主法制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开栏语 疫情之下,稳定经济必须稳住市场主体。如何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省委提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善于弹钢琴,既要确保疫情防控精准果断,又要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要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结合疫情形势适时开展领导干部入企服务,千方百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婷)4月13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山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全省117个县(市、区)中,70%完成省级初审验收,8个市完成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认定,全省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基本建成。
4月16日, ,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指标体系。
为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今年,省财政按照“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要求,围绕五大重点领域,制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16日, , 2022年,我省经建领域财政预算安排项目资金162.66亿元,涉及发改、工信、交通、应急、能源、小企业发展等8个方向,涵盖基础设施投资、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数字经济培育、“铁公机”建设、能源综合利用、中小企业发展等经济建设重点领域。
3月18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太原召开,各市设分会场。强化文旅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责任,营建健康有序、安全稳定的文旅发展环境。
3月21日, ,截至目前,省财政厅已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财政政策相关保障资金约43亿元,将为我省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稳步推进提供强力财政保障。鼓励扶持云会计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市场主体提升财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增强融资能力。
3月7日, ,今年1月,全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1月份,全省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338亿元,同比增长1.73%。分级次看:省级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204亿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全省国有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大费用合计171亿元,同比下降2.7%。
本报讯2月24日, , 《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3月1日起实施。《办法》同时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还就实名制用工、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总包银行代发和欠薪维权公示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2月21日, ,我省26部门联合出台《山西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以下简称《目录清单》),共188条,其中新增优待目录118条。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一组组数据见证着2021年吕梁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扎实成效。
每年3月起,居民个人(纳税人)开始办理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纳税人因申报信息填写错误造成年度汇算多退或少缴税款的,纳税人主动或经税务机关提醒后及时改正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首违不罚”原则免予处罚。纳税人未与单位确认请其代为办理年度汇算的,单位不得代办。
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对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不断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热火朝天……一系列技能人才发展的举措陆续落地见效,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三晋大地蔚然成风。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平台,新经济、新业态活力迸发,产生了许多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岗位、新职业,且从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当前劳动者就业特别是灵活就业的重要方式。
下一步,省残联将以建设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工作为目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积极收集岗位、组织特色招聘,以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为契机,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广泛提供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法律维权等服务,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