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2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栗美霞)根据文旅部办公厅《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2月6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内地与香港、澳门入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近日,省文旅厅发布《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文旅局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规范出境旅游经营,保障团队游客的权益和安全,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避免重大旅游安全事件发生。
本报太原2月14日讯(记者 郝薇)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西局(简称粮储山西局)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2023年重点任务。
本报讯 近日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我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围绕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商品消费,全年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25.05亿元,带动消费268.41亿元。 去年,我省消费促进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除了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还发放了“爱心消费券”3.8亿元,惠及30万人次;组织9844个工会单位发放工会消费券3.71亿元,惠及131.42万人。
省文旅厅召开会议,加强学习、深入研讨。 图片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2月6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省长金湘军在全省政府系统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集体重温“十抓落实”工作要求。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 《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选择太原、大同、临汾3个不同类型城市为试点,开展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近日,省委政法委、省委平安办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市委政法委、省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和平安山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贯彻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责任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跟踪问效。
2月8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全省开发区“升级版”建设成效明显。从夯实项目基础、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转型、打造两大引擎、建设国际合作园区、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考核督导等方面着力深入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打造开发区“升级版”。
2月8日,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在太原召开,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要坚持法治思维,加快法治公安建设步伐。全省公安机关要聚力执行落实,以更实作风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县级公安机关。
2月2日, , 2022年我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达812亿元,惠及140多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其中累计为5万余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85亿元。在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山西省税务系统取得整体成绩提升和名次提升“双第一”,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在日前该厅发布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中,公布了轻微不罚事项和首违不罚事项两大类,共计25条行为免罚。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将遵循免罚不免责的原则,既规范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月6日, ,即日起到5月31日,省林草局将组成4个督查组,由防火专员带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林草防火督查工作。据悉,这次督查采取常规督查与专项督查、调研了解与明察暗访、会议反馈与书面反馈、督办整改与跟踪问效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各地林草防火属地责任。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此次名录公布范围主要涵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著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山西晚报客户端讯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查处一批违法案件,销毁一批违法食品,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全面打击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震慑违法分子,规范未成年人食品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作用,综合运用登记注册、日常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重点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等区域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严厉查处以下违法违规行为: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标签标识不合法的食品;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布恶搞、低俗以及含有色情、软色情内容等违反公序良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为“三无产品”等法律、行政法规严禁生产、销售的产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生产经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履行法定核验登记义务、对违法情形未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或未向主管部门报告。
2月6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3月1日起,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即超过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将可享受政府奖励补助,凡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按规定申报。 就业增收是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月6日,省统计局消息,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33.4亿元,同比增长22.8%。 规上工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本报太原2月6日讯(记者 王龙飞)记者今天从省发改委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要聚焦循环经济关键领域,深入开展六大工程六大行动,率先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山西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本报讯(记者程国媛)记者2月6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在日前该厅发布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中,公布了轻微不罚事项和首违不罚事项两大类,共计25条行为免罚。 为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规范全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并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
省商务厅等17部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14条具体举措,涉及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等6个方面。
本报太原2月5日讯(实习记者 李京益)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获悉,近日,一笔728.87万元税款以国外汇款方式在灵丘县税务局成功入库,不仅满足了非居民企业办税需求,同时也标志着我省实现首例跨境税款缴税入库。 据悉,近期灵丘县税务局收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数据。
本报太原2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栗美霞)根据文旅部办公厅《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2月6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内地与香港、澳门入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近日,省文旅厅发布《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文旅局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规范出境旅游经营,保障团队游客的权益和安全,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避免重大旅游安全事件发生。
本报太原2月14日讯(记者 郝薇)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西局(简称粮储山西局)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2023年重点任务。
本报讯 近日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我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围绕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商品消费,全年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25.05亿元,带动消费268.41亿元。 去年,我省消费促进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除了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还发放了“爱心消费券”3.8亿元,惠及30万人次;组织9844个工会单位发放工会消费券3.71亿元,惠及131.42万人。
省文旅厅召开会议,加强学习、深入研讨。 图片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2月6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省长金湘军在全省政府系统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集体重温“十抓落实”工作要求。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 《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选择太原、大同、临汾3个不同类型城市为试点,开展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近日,省委政法委、省委平安办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市委政法委、省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和平安山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贯彻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责任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跟踪问效。
2月8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全省开发区“升级版”建设成效明显。从夯实项目基础、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转型、打造两大引擎、建设国际合作园区、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考核督导等方面着力深入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打造开发区“升级版”。
2月8日,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在太原召开,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要坚持法治思维,加快法治公安建设步伐。全省公安机关要聚力执行落实,以更实作风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县级公安机关。
2月2日, , 2022年我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达812亿元,惠及140多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其中累计为5万余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85亿元。在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山西省税务系统取得整体成绩提升和名次提升“双第一”,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在日前该厅发布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中,公布了轻微不罚事项和首违不罚事项两大类,共计25条行为免罚。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将遵循免罚不免责的原则,既规范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月6日, ,即日起到5月31日,省林草局将组成4个督查组,由防火专员带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林草防火督查工作。据悉,这次督查采取常规督查与专项督查、调研了解与明察暗访、会议反馈与书面反馈、督办整改与跟踪问效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各地林草防火属地责任。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此次名录公布范围主要涵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著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山西晚报客户端讯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查处一批违法案件,销毁一批违法食品,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全面打击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震慑违法分子,规范未成年人食品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作用,综合运用登记注册、日常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重点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等区域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严厉查处以下违法违规行为: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标签标识不合法的食品;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布恶搞、低俗以及含有色情、软色情内容等违反公序良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为“三无产品”等法律、行政法规严禁生产、销售的产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生产经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履行法定核验登记义务、对违法情形未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或未向主管部门报告。
2月6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3月1日起,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即超过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将可享受政府奖励补助,凡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按规定申报。 就业增收是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月6日,省统计局消息,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33.4亿元,同比增长22.8%。 规上工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本报太原2月6日讯(记者 王龙飞)记者今天从省发改委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要聚焦循环经济关键领域,深入开展六大工程六大行动,率先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山西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本报讯(记者程国媛)记者2月6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在日前该厅发布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中,公布了轻微不罚事项和首违不罚事项两大类,共计25条行为免罚。 为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规范全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并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
省商务厅等17部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14条具体举措,涉及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等6个方面。
本报太原2月5日讯(实习记者 李京益)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获悉,近日,一笔728.87万元税款以国外汇款方式在灵丘县税务局成功入库,不仅满足了非居民企业办税需求,同时也标志着我省实现首例跨境税款缴税入库。 据悉,近期灵丘县税务局收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