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 , 2023年我省大豆种植175.5万亩,超任务1.8万亩。发布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编印发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手册和技术模式挂图。同时,我省启动实施2023年“神农科技杯”大豆高产竞赛,全环节落细高产措施,培育高产典型。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网络文明理念。除此之外,省直重点新闻网站、各市新闻网站将在春节、元宵节前分别上线“网络中国节·春节”和“网络中国节·元宵”专题专栏或互动话题,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使年味更浓、节日更喜庆。
1月19日, 2024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在太原召开。,今年,山西体育系统敲定2024年工作大盘,积极备战多项高水平赛事,以“体育+”“赛事+”为抓手,扩大体育消费,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充分发挥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让“赛事+”成为培育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与新高地。
本报太原1月18日讯(记者 王蕾)近日,省科技厅与省气象局签订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联合资助项目(气象)协议。协议约定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目标,凝聚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山西区域涉及的气象行业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学问题,不断提高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气象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月15日,记者获悉,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结合我省实际,日前制定印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山西日报记者任志霞报道 日前,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在征求省直有关单位及各市财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将重点向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领域和地区倾斜,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地区倾斜。
1月11日,省公安厅交管局曝光7起道路交通违法案例,提醒驾驶人一定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7起案例分别是:1月2日13时,临汾市曲沃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108国道937公里处,查处许某某驾驶晋LK 39××核载25吨重型自卸货车,实载68吨的交通违法行为。
大家就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结合机关事务服务保障工作实际,交流了强化自我革命意识、永葆清廉本色的思路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干净担当尽责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省公安厅交管局近日曝光7起道路交通违法案例,提醒驾驶人驾车外出时一定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1月9日15时,长治公安局屯留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在鸦李线查处刘某某驾驶载货汽车,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未达30%的交通违法行为。
2024年春运将从1月26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近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兼政治处主任刘大胜表示,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行经高速公路要保持安全车速、车距,遇拥堵、缓行路段切勿随意穿插,如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故障,要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日前,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太原市小店区山西大学社区等30家社区进入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
1月9日, ,为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我省日前印发《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旨在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月10日,省公安厅举行“警心向党护航三晋”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暨“向人民汇报”活动。
1月10日, ,我省积极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2024年山西省公务员考录共有15家单位设置专招残疾人公务员(参照管理)岗位。限四级听力、四级肢体残疾人报考(省残联岗位还包括四级言语残疾人)。
2023年,全省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完成701亿元,是省考核指标的107.3%,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2023年,我省新建318个公交候车亭、238个电子站牌,新开3条跨城公交, 11市全部开通95128巡游出租车电召服务。
包括太原市直属中小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大同市卫生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朔州市慧源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忻州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介休市人民医院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山西阳泉干部学院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传统建筑研学基地、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吉县石山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康杰中学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1月2日,教育部公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推荐63个实验区和189所实验校。
日前, ,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10月底,我省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52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3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09家,每年为全省超百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
1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在维护安全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护航转型发展、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方面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极大激发了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的警心斗志。
1月9日, , 2023年山西省电影票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10.3亿元,创全省电影票房历史新高。类型上的融合与探索是中国电影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4月14日, , 2023年,我省经建领域财政预算安排项目资金205.57亿元,涉及发改、工信、交通、应急、能源等8个方向,涵盖基础设施投资、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铁、公、机”建设、能源综合利用、中小企业发展等重点领域。
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周末外出赏花踏青,自驾游成了首选。旅游景区周边大多山路崎岖、坡陡弯急、道路等级低、安全隐患多,驾驶人不熟悉路线,极易发生事故,旅游出行,驾驶人要提前规划路线。如遇爆胎等突发情况,要保持沉着冷静,切勿在慌乱中猛踩刹车、猛打方向,应当紧握方向盘,轻点刹车,控制车辆。
本报讯(记者李炼)4月13日,由省工商联主办的“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晋中市平遥县举办,省城9家金融机构和超过100名民企代表参加。据悉,作为山西晋商企业家节系列活动之一,论坛以“日昇昌票号成立二百周年”为契机,积极发挥“银团”等金融机构助力作用,聚焦项目建设,共同探讨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希望各金融机构帮助民营企业获得配套融资,助力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更加快速有效地参与到推介项目建设中,进一步推进我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4月12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召开了2023年第一次全省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推进“标准地”改革,是我省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有力抓手,要发挥好我省比较优势、空间优势、自然优势,进一步优化服务,擦亮金字招牌,为全国各地提供“标准地”改革山西经验。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省实验室及清华山西研究院、山西浙大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运行,支持实施信创等领域128个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引导支持智能掘进钻车等7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完善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分类补偿制度。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制度。
近日, ,以“丝绸之路·春满新疆”为主题的2023新疆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四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省文旅厅组织我省文旅企业参加了此次博览会。4月底,山西宝华国旅将开通山西—乌鲁木齐包机,架起“晋疆一家亲”友谊的桥梁,为晋疆两地互送客源,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
4月6日, ,在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决赛中,我省选手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各行各业要积极搭建平台,不断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鼓励和支持技能人才争当技术先进,为我省转型发展提供强大人才队伍保障。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煤系地层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减免出让收益和税收等激励机制。
,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完成了“从0到1”的关键突破。各市于今年6月底前发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各县(市、区)于今年年底前发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首本不动产权证书。
近日,省发改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担保成本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降低招标投标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交易成本,保障各方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我省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未按规定退还保证金的,将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法律责任。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在首批25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基础上,又接续推出第二批便民办税缴费25条措施,继续在诉求响应提质、政策落实提效、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规范执法提升6方面发力。规范执法提升方面,推动税务执法理念和方式手段变革,提高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在广泛开展服务贸易促进活动方面,发挥展会平台作用,组织和支持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板块、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点服务贸易展会,助力企业扩展国际交流合作。
省工信厅近日印发的《山西省现代医药产业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2023年末,全省现代医药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药食同源、膳食补充等大健康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
省工信厅近日印发的《山西省白酒产业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2023年末,全省白酒年产量达到28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30亿元,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和效益实现稳步增长,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
省工信厅近日印发的《山西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依托“链主”企业,积极打造特钢材料“特钢-零部件-整机装备”产业链,以“延链”“强链”为路径,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打造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本报讯 省文旅厅4月4日消息,为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评选工作开始。 省文旅厅要求,评选单位四至范围明确,街区、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商业区域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平方公里,文体商旅综合体的商业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
本报讯 4月6日,由省工信厅指导、太原市小店区政府主办的山西信创产业集聚区·小店数字经济示范区首届“数字产业(信创)集聚发展论坛”在太原拉开帷幕。同时,山西信创能源数字产业转化中心揭牌成立,“山西信创产业集聚区·小店数字经济示范区”官网同步上线,多家科技企业落地集聚区并现场签约。
本报讯 4月6日,省招考中心发布消息,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为了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今年,重点高校招生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本报太原4月6日讯(记者 王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2022年)》,全国共有33个新型数据中心入选。其中,我省上榜两个:山西中云智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抖音—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1号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数据中心。
假期期间,全省各地精准部署、强化管理,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保各项措施,确保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平稳有序,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道路交通拥堵,为群众出行创造了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
本报太原4月6日讯(记者 张剑雯)近日,省通信管理局印发的《2023年山西省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今年全省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要达到75%,实现100个乡村e镇“双千兆”网络覆盖。 《方案》明确了7项重点任务:开展“乡乡镇镇通5G”工程,推动农村地区5G基站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数字底座”;实施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在大同市28个行政村建设5G基站;助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支持武乡、左权等革命老区5G网络部署和千兆光网升级;推动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陈醋、定襄法兰等十大特色专业镇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持续推进长城、太行、黄河“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旅游公路;通过5G等技术,加快提升农村中小学千兆网络覆盖能力,助力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宽带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做好农村基站铁塔运行维护工作。
3月30日, , 2023年省财政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重点支持九大项目,涉及自然资源、商贸服务和城镇建设等。据统计, 2022年省财政在资源环境领域投入106.6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336.98亿元,实际放大倍数达到4.2倍,发挥了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和乘数效应。
第三阶段是集中整治阶段,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1 A(含1 A)级以上景区及景区内住宿、餐饮和商品零售经营者分别采取全覆盖检查和“双随机”抽查的方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案件。
游客要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各项规定,不带火种进入山岳型旅游景区,不在野草较多、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根据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合理预估团费,避免掉入“不合理低价游”陷阱。
记者今天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民生实事取得“开门红”, 3月份共建成24家。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建成试运营的12家公益性零工市场, 3月份提供零工岗位数13308个,当月服务零工5188人次,当月达成意向上岗1579人次。
针对旅游景区,将对如下行为进行严查: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门票价格。
随着旅游市场逐步恢复以及旅游旺季的到来,为进一步加强旅行社规范经营管理,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3月30日,省文旅厅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行社规范经营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文旅局规范旅行社经营活动,做好文明旅游宣传引导。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持续强化对债券资金支出使用的督导力度,采取召开调度会议、通报支出进度、实地督导帮扶等措施,加快已发行政府债券的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拉动我省投资增长,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4月3日, ,为切实守护好儿童和学生健康成长环境,全面治理儿童和学生用品等产品中软色情侵入问题,该局将分阶段在全省范围内围绕低俗隐晦、消极淫秽软色情内容侵入儿童和学生用品等开展“春季护苗”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