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长治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地面集控中心,综采二队队长鲍福平操控摇杆,井下掘进设备按指令移动, “一切正常,现在开始割煤。未来5年,山西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力争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到95%左右和54%。
“随着生产的全面恢复,今年完成既定目标有望,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在山西利虎集团青耀技术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对产品分拣、磨边、打包、装车,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黎城县西井镇源泉村因村内的一眼泉水得名,更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晋冀豫边区青总第一届儿童会议旧址、八路军源泉化学厂旧址、源泉太行造币纸厂旧址等。
入秋后的晋西北天高云淡,绿满山岭,但已隐约可见点点秋色。村子依托山里的7万亩野生沙棘林和5500亩人工种植沙棘林,办起了食品厂,开发出沙棘药茶、沙棘饮料、沙棘功能食品等产品。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工作(资料图片)。作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公司总经理, 2018年他带领团队在长治市建成了全球首条量产化大功率深紫外LED芯片生产线,并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冷却塔端白烟袅袅、电能输送源源不断……近日,记者随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组走进位于山西阳泉的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刚刚度过夏季用电高峰期的企业依然一派繁忙景象。
8月下旬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中央媒体密集关注山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聚焦我省在转型发展、能源保供、文旅融合、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新华网8月30日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5.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0.8%,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山西新兴产业强劲增长。
四月芳菲,万物葱茏。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三晋大地一片生机。
新华网在通讯中还推出了6张海报,包括“晋者,进也”和“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谱新篇”的主题海报2张,展现我省“能源保供和改革”“创优营商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海报各1张。”……网友们谈感受、说变化,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点赞。
奔腾千里的汾河,流淌的是一首隽永的生命的歌!何晓飞向记者介绍,汾河水质的变化,得益于从汾河上游的全流域生态治理,包括汾河景区大片湿地中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汾河遗珠世泰湖湿地公园,由文水县刘胡兰镇王家堡村1100余亩汾河滩涂地改造而成,是当地打造的一个以渔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媒体围绕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密集刊发报道,聚焦我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的生动实践,对今后五年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解读。
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媒体围绕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密集刊发报道,聚焦我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的生动实践,对今后五年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解读。
70岁的王月梅,坐在靠近大门的小会议桌前,眯着眼,飞针走线,全神贯注地绣着饰品上的虎头,桌子上摆着两个已完成刺绣工序的产品,只等工作人员来收货付钱。10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山西省大宁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看见王月梅老人和100多名妇女聚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做车挂刺绣饰品,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收货点钱。
10月2日以来,山西出现大范围降雨,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等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地表沉陷等险情。受雨情影响, 10月6日,位于山西祁县的南同蒲铁路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轨枕悬空,上下行线路均中断。”山西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谷勇介绍,目前山西全力组织各类机械、动员各方力量,疏通沟渠、抢排田间积水, “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受雨情影响,多个自然景区发生山洪,为保障安全,山西关闭了166个景区。据2021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日报记者乔栋付明丽郑洋洋。
国庆期间,山西省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多条河流发生明显涨水过程,黄河中游支流汾河下游、沁河上游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防汛压力增大。
10月2日以来,我省多地持续强降雨牵动人心。连日来,中央媒体对山西暴雨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在山西日报官方微博和山西日报客户端留言,对中央媒体的支持表示感谢。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凸显国家选题、国家声音和国家规格。”低碳转型催生发展新动能随着能源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
今年4月30日,山西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四五”新装备规划》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山西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年均增长12%,产业聚集程度显著提高,新装备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柱。
9月3日,世界目光再聚汾水之畔,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这里开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网络媒体,纷纷以“能源·气候·环境”主题,密集刊发报道,盛赞本次论坛汇聚智慧共识,深化能源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14亿多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本报讯8月5日,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刊发《更换“新引擎”,焕发“新容光”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三晋探索》一文。
凭着一手木工活,家住山西省榆社县田家沟村的常国峰,过去就近打散工,帮乡邻做家具、盖房子,收入不稳定。
5月11日, 《中国日报》5—8版山西专版报道了山西近年来在经济建设、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变化。
本报讯5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栏目以《弘扬革命传统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为题,报道了山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5月9日, 《光明日报》5-8版“红船初心”专刊“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辉煌印记·山西篇”报道了山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紧抓“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机遇,在“率先”上抢先机,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
下一步,晋能控股集团将瞄准建设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切实抓好资源接续、绿色开采等工作。
5月9日,人民日报5—8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山西篇”专版报道了山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把转型发展蹚新路作为工作指南和逻辑起点,全面实施“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从过度依赖要素驱动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肩负着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使命的山西,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
本报讯5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栏目以《山西:培育新动能为转型拓展战略空间》为题,报道了山西省转型发展取得的新成果。
工作队先后帮助刘福友、杨娥子解决了工作问题,还联系了忻州市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帮王三女家两个孩子解决了上学的事情……收入稳定了,心病也没了,大家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山西省政协委员、大地控股集团董事长屈忠让认为, “山西国企要抢抓时代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山西更多产业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的中高端,更多技术、装备、材料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
1月5日,光明日报在第5版红船初心专刊报道了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化文旅融合、建设文旅强省的系列成就,在第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刊登三篇理论文章,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1月1日,山西全省开发区2021年第一期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各市同步举行,以项目建设新高潮迈好新年第一步。忻州市按照包装一批、招商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 “七个一批”项目滚动梯次推进、统筹发展。
10月2日以来,山西出现大范围降雨,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等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地表沉陷等险情。受雨情影响, 10月6日,位于山西祁县的南同蒲铁路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轨枕悬空,上下行线路均中断。”山西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谷勇介绍,目前山西全力组织各类机械、动员各方力量,疏通沟渠、抢排田间积水, “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受雨情影响,多个自然景区发生山洪,为保障安全,山西关闭了166个景区。据2021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日报记者乔栋付明丽郑洋洋。
国庆期间,山西省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多条河流发生明显涨水过程,黄河中游支流汾河下游、沁河上游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防汛压力增大。
10月2日以来,我省多地持续强降雨牵动人心。连日来,中央媒体对山西暴雨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在山西日报官方微博和山西日报客户端留言,对中央媒体的支持表示感谢。
70岁的王月梅,坐在靠近大门的小会议桌前,眯着眼,飞针走线,全神贯注地绣着饰品上的虎头,桌子上摆着两个已完成刺绣工序的产品,只等工作人员来收货付钱。10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山西省大宁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看见王月梅老人和100多名妇女聚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做车挂刺绣饰品,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收货点钱。
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媒体围绕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密集刊发报道,聚焦我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的生动实践,对今后五年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解读。
奔腾千里的汾河,流淌的是一首隽永的生命的歌!何晓飞向记者介绍,汾河水质的变化,得益于从汾河上游的全流域生态治理,包括汾河景区大片湿地中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汾河遗珠世泰湖湿地公园,由文水县刘胡兰镇王家堡村1100余亩汾河滩涂地改造而成,是当地打造的一个以渔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据太原市统计局数据, 2021年前11个月,太原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9%,同比增长37%。2021年前11个月,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2.1%。
针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以及分级诊疗等政策亟待完善协调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韩清华建议,先让常住外地及在外地突发急症等“刚需”群众异地就医结算便利,同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既满足必要需求,又防止对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形成挤兑。
针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以及分级诊疗等政策亟待完善协调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韩清华建议,先让常住外地及在外地突发急症等“刚需”群众异地就医结算便利,同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既满足必要需求,又防止对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形成挤兑。
347个项目签约、323个项目开工、315个项目投产……虎年新春伊始,山西各地开发区项目建设压茬推进,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赋能。2017年7月,山西积极破除传统项目报建审批流程的弊端,通过政府服务承诺和企业信用承诺进行流程再造,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成为全国首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省。
近日,山西出台《关于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劳务输出、在乡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力争到2022年末,全省农民务工就业规模突破600万人、脱贫劳动力(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95万人以上。
早春三月,三晋大地一片欣欣向荣,我省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美丽山西、顺应民之所盼……一幅幸福山西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