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提质增效和扭亏减亏两个“三年行动”,持续做好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后半篇文章”,系统推进省属企业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1月—9月,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47亿元, 4户涉煤企业煤炭产量累计5.6亿吨,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累计1.57%……10月17日。
为持续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坚决铲除破坏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的腐败毒瘤,营造全省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省纪委监委分批次持续通报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更好发挥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促治促建作用,推动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近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建设经营主体集聚平台专场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部署。引导邮政、快递、物流、商贸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推动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山西日报记者杨文报道: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于10月15日顺利举行。考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将于11月30日公布。
近日, ,为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论文从“纸上”落到“地上”,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全省科技部门的工作重心将围绕“五个提升”全面展开,为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凝聚士气、鼓舞斗志,激发全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10月16日,省公安厅举办“弘扬英烈精神铸牢忠诚警魂”山西公安英烈事迹巡回宣讲活动。
10月10日至10月12日,团省委、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少工委共同主办的山西省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在吕梁汾阳市举行,来自全省11支代表队的55名少先队辅导员围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进行交流展示。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 10月17日—20日我省将出现一次降水、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已出苗的,可于降温前后开展中耕划锄,以利增温提墒,地势低洼或历来多发冻害的地块可视墒情提前采取灌水措施。
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省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一系列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持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2.4万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10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累计培育3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2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省民政厅近日举办全省社会救助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政策培训班,就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等内容进行培训,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救助重点工作。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省乡村振兴局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已达102.7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8.04%。 我省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将防返贫监测指导线由6500元提高到7100元,强化监测排查,实施精准帮扶。
最美农村路、会奏乐的路、“0公里”驿站……在中秋国庆假期,全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迎接了八方游客,他们跨黄河、登长城、越太行,充分领略三晋大地的壮美风光。
本报太原10月15日讯(记者 姚凡)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引擎。日前,记者从山西证监局获悉,该局将全面夯实辖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础,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抓住三方面重点,着力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成长的重要作用,全面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本报太原10月15日讯(记者 栗美霞)为更好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国铁集团共同遴选出的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于近日公布,包含十佳案例10个、典型案例36个。其中,我省太行一号公路(晋城段)入选典型案例。
“山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遭受网页篡改攻击,首页宣传图片被上传恶意图片。在生产环境中, “山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共有4 T左右的数据,数据恢复场景演练模拟数据库中删除数据,下属财政局未收到相关数据。我们要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不断完善财政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财政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省国资委财务快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7万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44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3亿元, “一利五率”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改善。
10月13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医疗保障局联合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省级统筹统一失业保险政策。通知明确了统一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此次命名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保障条件,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加快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电子信息企业和软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奖励: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集成电路企业、软件企业在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2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
5宗案件分别是:临汾市汾西县和平镇下刘家山村非法开采铝矿资源案、晋中市灵石县坛镇乡远家山非法开采煤炭资源案、忻州市原平市段家堡非法开采煤炭资源案、吕梁市交口县温泉乡非法开采铝矿资源案、吕梁市柳林县毛家庄村金城蓝湾住宅项目施工非法开采煤炭资源案。
为发挥典型违法案件的指导、警示、教育作用,强化城管领域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近日,省住建厅发布了2023年第一批城市管理领域典型违法案件,共6起。对施工单位广东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处以罚款10000元,对该公司负责人张某涛处以罚款520元的行政处罚。
本报太原2月15日讯(记者 马永亮)日前,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推动首批特色专业镇奋勇争先、加快发展,省财政厅已将2023年预算安排的5亿元省级培育特色专业镇发展资金,按5000万元/个标准拨付首批10个特色专业镇,重点用于支持保障首批特色专业镇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尽快取得突破、见到实效。 培育特色专业镇作为我省促进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十大平台之一,旨在充分挖掘全省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对于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意义重大。
本报太原2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栗美霞)根据文旅部办公厅《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2月6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内地与香港、澳门入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近日,省文旅厅发布《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文旅局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规范出境旅游经营,保障团队游客的权益和安全,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避免重大旅游安全事件发生。
本报太原2月14日讯(记者 郝薇)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西局(简称粮储山西局)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2023年重点任务。
本报讯 近日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我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围绕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商品消费,全年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25.05亿元,带动消费268.41亿元。 去年,我省消费促进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除了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还发放了“爱心消费券”3.8亿元,惠及30万人次;组织9844个工会单位发放工会消费券3.71亿元,惠及131.42万人。
省文旅厅召开会议,加强学习、深入研讨。 图片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2月6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省长金湘军在全省政府系统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集体重温“十抓落实”工作要求。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 《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选择太原、大同、临汾3个不同类型城市为试点,开展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近日,省委政法委、省委平安办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市委政法委、省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和平安山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贯彻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责任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跟踪问效。
2月8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全省开发区“升级版”建设成效明显。从夯实项目基础、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转型、打造两大引擎、建设国际合作园区、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考核督导等方面着力深入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打造开发区“升级版”。
2月8日,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在太原召开,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要坚持法治思维,加快法治公安建设步伐。全省公安机关要聚力执行落实,以更实作风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县级公安机关。
2月2日, , 2022年我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达812亿元,惠及140多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其中累计为5万余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85亿元。在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山西省税务系统取得整体成绩提升和名次提升“双第一”,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在日前该厅发布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中,公布了轻微不罚事项和首违不罚事项两大类,共计25条行为免罚。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将遵循免罚不免责的原则,既规范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月6日, ,即日起到5月31日,省林草局将组成4个督查组,由防火专员带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林草防火督查工作。据悉,这次督查采取常规督查与专项督查、调研了解与明察暗访、会议反馈与书面反馈、督办整改与跟踪问效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各地林草防火属地责任。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此次名录公布范围主要涵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著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山西晚报客户端讯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查处一批违法案件,销毁一批违法食品,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全面打击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的违法行为,震慑违法分子,规范未成年人食品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具箱”作用,综合运用登记注册、日常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重点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等区域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严厉查处以下违法违规行为: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标签标识不合法的食品;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布恶搞、低俗以及含有色情、软色情内容等违反公序良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为“三无产品”等法律、行政法规严禁生产、销售的产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生产经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履行法定核验登记义务、对违法情形未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或未向主管部门报告。
2月6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3月1日起,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即超过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将可享受政府奖励补助,凡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按规定申报。 就业增收是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月6日,省统计局消息,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33.4亿元,同比增长22.8%。 规上工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本报太原2月6日讯(记者 王龙飞)记者今天从省发改委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要聚焦循环经济关键领域,深入开展六大工程六大行动,率先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山西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