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春耕备耕】我省开展“百日行动”整治“农资忽悠商”

山西新闻网>>政务频道>>厅局工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2月20日,省农资打假厅际协调小组发出通知,从即日起至5月份,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省“农资忽悠商”整治“百日行动”,持续严查严打“农资忽悠商”坑农害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百日行动”重点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需求量较大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紧盯非法添加、以次充好、侵权假冒等问题,通过随机抽查、飞行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多轮次、拉网式排查,积极查找和排除问题隐患,坚决铲除“农资忽悠商”,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针对花样繁多、不断翻新的“农资忽悠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作案特点,多轮次全覆盖开展联合检查和交叉检查,全面排查隐患。层层压实责任,开展网格化监管,及时处理投诉举报问题,坚决杜绝监管巡查漏洞。同时,强化执法打击,把乡村农资经营户和流动商贩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把案件发生频率高、农民群众投诉多的地区作为工作重点,把种子、农药、化肥等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的品种,以及当地农业生产需求量大的农资作为检查重点,集中力量查处案值较大、影响面广、情节恶劣的假劣农资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省农资打假厅际协调小组还发出“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醒农民朋友购农资要看证照、看标签、索票据。要到经营证照齐全、经营信誉良好的合法农资商店购买;认真查看产品包装和标签标识上的登记证号、批准证号、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说明等事项,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向经营者索要销售凭证,并连同产品包装物、标签等妥善保存,以备出现质量等问题时作为索赔依据。而且千万不要图便宜,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农资,提防“农资忽悠商”坑农害农。遇到任何问题,都可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举报。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