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上旬,今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69.03万亩
截至12月上旬,今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69.03万亩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12月14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2月10日,今年我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69.03万亩,占年度任务的96.08%,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2.87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84.2%;大地控股建成高标准农田94.86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94.86%。预计年底全省能够建成高标准农田285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5万亩,均能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我省粮食产量达到145亿公斤提供了有力保障。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支出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按照“项目先行、统筹评审、按需付款、强化考核”的原则,年初我省制定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建设项目早安排、早动工、早见效。在阳高等6个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和粮食产能指标交易试点,探索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来源的新途径。
省农业农村厅加强督导跟踪问效,以“一旬一调度”超常规举措,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每月以省委农办名义对各市县工作进度进行通报、下发问题督办清单。今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市场化建设融资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以工作简报形式印发宣传;长子县EPC+O模式高效建设高标准农田典型做法、朔城区以稻治碱改良盐碱地的做法被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同时,我省编制完成并由省政府批复印发《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点、项目管理资料规范、制度汇编等指导基层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并相继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使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切实解决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省委农办启动“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项目拉网式排查整改行动,省政府将此列入“13710”督办事项。截至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626个,正在整改165个,需长期整改141个,均已在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录入排查和整改信息台账。
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老百姓交口称赞。阳高县东小村村民尉培明高兴地说:“村里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地盘活了,大型机具能开进地了,撂荒地成了良田,大家争着种。”灵石县王禹乡回祖村村民王建刚说,“以前,只要耕种收就要叫孩子们回来帮忙,现在不用了,一个人就办了,农田弄好了,小块地少了,机械化作业更方便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