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世界环境日的那些事儿
〓环境周刊〓
>>世界环境日的那些事儿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全球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每年在世界环境日举办活动,来鼓励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在这一天会举办相关的庆祝活动。
>>世界环境日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世界环境日的诞生由此而来。
★历史追溯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会议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开幕日的这一天(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日期的确定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象征着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标志着世界各国政府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的贡献。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设立环境规划理事会(GCEP)和环境基金。
★主办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都会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2020年“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由哥伦比亚和德国合作主办,将生物多样性作为主题,旨在制止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加速灭绝和自然世界的衰退。
>>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
2020年世界环境日,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来,共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今年的主题宣传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首次以视频连线和网络直播方式举办。
★世界环境日的中国贡献
在1972年6月5日-16日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人类环境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世界环境日的中国声音
5日,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共同主办的2020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今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UN CBD)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在我国昆明召开。我国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环境正义、环境政策以及志愿者等覆盖面广泛的工作内容,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己之力。
★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
5日,生态环境部在2020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吉祥物为一对名为“小山”和“小水”的卡通形象,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有机结合“绿叶、花朵、云纹、水纹”等设计元素,表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小山”以青山为造型,以绿叶为发饰,以祥云为鞋子纹样,象征绿色与和谐;“小水”以绿水为造型,以花朵为头饰,以水纹为鞋子纹样,象征洁净和美丽。
小山和小水面带笑容、活泼灵动,寓意着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世界环境日的山西时刻
在第49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为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鼓劲助力。5日,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明办、共青团山西省委、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日报社主办了六五环境日现场直播活动。
在第49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我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主场分场联动的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为全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鼓劲助力。
活动现场,记者连线相关专家,为公众解答环保问题。“我省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如果身边环境受到侵害,如何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省市县三级如何通过12369热线进行举报?”在现场直播活动中,这些问题均一一得到解答。
交流平台上,网友留言不时跳动刷新,“我是一名环保志愿者,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愿我们的母亲河越来越美,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活动结束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天共有80多万网友热情点击观看。
“太原蓝”“大同蓝”,离不开山西环保人的全力以赴,更离不开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下一步,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月活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