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再次登顶珠峰 彰显中国人的精气神
〓科技周刊〓
>>再次登顶珠峰 彰显中国人的精气神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巅峰时刻,全民沸腾。60年前,中国登山队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45年前,中国攀登者再次从北坡登顶,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这一次,测量登山队28天征服珠峰,再次显示中国高度,展现中国力量,昂扬中国精神。
>>2020珠峰登顶意义大不同
★这不仅仅是一次登山活动,最重要的是和国家科考工作紧密结合
虽然中国登山队在1975年和2005年也做过登山测量工作,但今年我们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联手重测珠峰高度,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仪器和大数据的研发应用为我们更加准确地测量珠峰提供了条件,让我们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向世人展示测量结果,也让我们对珠峰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
中国登山队以后会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继续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对新科技、新产品、新材料等方面做出新探索,做出登山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中国登山队队员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世界之巅,同时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夙愿,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壮举。此后,英勇的中国登山队队员们一次次完成国家任务,继承发扬登山精神。今年正好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60周年之际,让这一次登顶珠峰意义非凡。
★特殊的历史意义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全世界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攀登者的脚步却没有因此停止。在这样特殊的困难时期,我们如期进行珠峰高程测量工作,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从北坡登顶珠峰你将经历什么?
★珠峰大本营
海拔5200米,含氧量约为平原的一半,距离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为18千米。
★中间营地
海拔5800米,位于东绒布冰川的冰川砾石上面,登山队员一般在此度过离开大本营的第一个夜晚。
★前进营地
海拔6500米,这里氧气含量稀少,高原反应明显强烈。前进营地是牦牛能到达的最高高度,从这里开始,往上攀登只能完全依靠人力。
★北坳大冰壁(危险点)
海拔6600-7000米,厚度100多米的冰壁经常会发生崩塌,需要借助工具才能通过,对于登山者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一号营地
海拔7028米,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冰雪坳地,高空风袭扰强烈。
★大风口(危险点)
海拔7500米,一条狭窄的地形通道,是攀登珠峰的必经之路。由于“狭管效应”风速会经常加快,最大可达12级,很容易造成人体大面积冻伤。
★二号营地
海拔7790米,大部分人会在此开始吸氧,这里有搭在悬崖上的帐篷,不时会被飘来的云海淹没。
★三号营地
海拔8300米,在倾斜角约30度到45度的碎石岩石上,珠峰的第一、二、三阶梯隐约可见。从海拔8300米到峰顶不过500米高差,但需要耗时9个小时。
★第一阶梯
海拔8500米左右,此后,攀登路线不再沿着山脊方向,而是略偏西,有三个阶梯需要通过。
★第二阶梯(危险点)
海拔8650-8700米,一个5米多高、垂直光滑的岩石墙,陡峭狭窄。
★第三阶梯
海拔8800米左右,“8800米横切”路段是登顶前的最后一个难点,狭窄的落脚位置,万丈深渊的珠峰北壁,高空风的袭扰,稍有不慎就会滑落。
★珠峰峰顶
约18平方米的缓坡平台,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5月27日凌晨2时10分,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峰顶挺近。上午11时,队员们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500多米的高度,他们攀登了近9个小时。
>>“珠峰登顶”五大疑问
1.为何选择凌晨出发冲顶?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介绍,一般来说,登山者13点必须开始返回,因为下午风大,特别危险。另外,凌晨的雪不粘脚,队员们穿着4斤重的靴子,如果雪再粘在上面其实是危险的,最后登顶后测量还需要时间,所以得在凌晨出发。
2.队员会在山顶做哪些工作?
党亚民介绍,队员们登顶后,会在山顶待150分钟,主要是考虑到人在峰顶的承受能力。登山队员在登顶后需要做三项工作:第一,要把觇标立起来,让在海拔5000到6000米的测绘队员可以瞄准觇标进行交汇测量;第二,要做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就是卫星定位接收机测量峰顶的位置和高层;第三,要用雪深雷达测量顶峰雪深。
3.此次登峰测量与以往有哪些不同?
党亚民表示,以往珠峰测量,所有的观测数据都要靠峰顶的登山队员和测量队员拿回来。此次,利用已经架在6000多米高的5G设备,可以实时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可靠性。另外,在测量结束后,测量仪器可以在山上多停留一会儿,后续还会继续通过5G往下传输数据,观测的数据更多,精准度更高。
4.为什么不坐直升机上山?
党亚民介绍,卫星遥感精度不够,也只能测得雪面高度,如果没有人工到达峰顶,就没有雪深的测量;此外,峰顶空间较小,直升机无法降落,螺旋桨引起的风还可能引发冰雪崩塌。
5.为什么总是5月登珠峰?
根据多年的气象数据积累,珠穆朗玛峰每年5月是风季和雨季交替的短暂时间,风雪较少,才有适合攀登珠峰的天气“窗口期”,所有的攀登者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登顶,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在尼泊尔珠峰南坡攀登时会出现“堵车”。
>>两个月左右计算出珠峰新“身高”
2020珠峰高程测量数据计算工作由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承担,待整个外业测量数据交接后,数据处理工作人员将全力以赴,通过两个月左右时间计算出珠峰高程初步结果。相比于2005年,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更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的卫星观测数量大幅度增加,仅北斗就有20多颗星,将进一步提高珠峰高程测量的精度与可靠性。首次在珠峰地区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重力空白区,通过实现航空重力与陆地重力数据融合,将大大提高珠峰地区重力场的精度。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还首次将重力测量由2005年的7790米推进到珠峰峰顶,测量到的这些数据将提升数据精度及相关计算的可靠性。采用了科学先进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理论技术,将大幅度提升珠峰地区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度。采用了大量自主研发的数据处理软件,基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计算,确保了珠峰高程数据处理工作的高效、精准和可靠。
我国先后于1975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数据为8848.13米,2005年数据为8844.43米。如今,人们期待着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为人类揭晓“世界高度”新答案。
60年前,我们说
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60年后,我们说
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新高度!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