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调解师资培训班开班
大庆简讯
【大同区司法局】规范人民调解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大同区司法局以“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为工作理念,以“服务发展、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发挥人民调解新作用,构建人民调解新格局。创新调解方式,实现调解多元化。通过“面对面”调解,使区人民调解中心下设的7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和234名调解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让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各个角落;推行“指尖”调解,以70个法律服务心贴心微信群为载体,辐射全区入群人数达13636人;利用视频调解,视频平台的应用,使远程调解实现了全覆盖,成为处置各类突发矛盾的指挥部,群众答疑解惑的便民桥。队伍专业化、方法多元化、程序规范化,促进人民调解工作与法治大庆建设深度融合,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工作中“心系百姓、真挚为民”的好作风。强化多重机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一是强化奖励机制。人民调解员调解个案所得的报酬与其工作量、工作难度挂钩,进一步强化了调解员的责任意识,实现“要我调”向“我要调”深刻变化,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发展。二是强化联动机制。区司法局将继续联合区综治办开展“联防、联调、联治、联建”专项调解活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纠纷共调,切实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效能。截至目前,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916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调处信访调解案件总数317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6.6%。人民调解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大同”中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基础性作用。
龙江简讯
双鸭山市召开人民调解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11月12日,双鸭山市召开人民调解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苗晓文同志出席会议;市人民调解协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和我市人民调解员代表共计6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双鸭山市人民调解协会章程》《双鸭山市人民调解协会选举办法》。
会上,苗晓文指出,要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人民调解员队伍。要积极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体制创新。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重大任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消除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各项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和各项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今日正式启用
11月7日上午,建华区司法局举行建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启用仪式。中共建华区委书记郭玉航,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一政委葛辉,中共建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马哲,以及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庄体勇、建华区司法局局长王永刚等领导出席了揭牌启用仪式。
中心启用仪式由王永刚局长主持,中共建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马哲代表建华区委、区政府对建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中心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希望。
全国简讯
全国人民调解师资培训班开班
11月27日上午,全国人民调解师资培训班在司法行政学院开班。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新时代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员协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本地调解工作需要和队伍建设实际,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分级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能力和调解员的调解水平。要深入开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努力实现本地区(行业、单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要进一步巩固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行业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
要加强对行政调解和行业专业调解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形成大调解格局。
要积极推广应用智能移动调解系统,提高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各省(区、市)司法厅(局)分管厅(局)长、基层处负责同志,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司法局基层处(调解处)负责同志,部分人民调解员等140余人参加了培训。
关于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
个人调解工作室是以人民调解员姓名或特有名称命名设立的调解组织。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建立以个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实践证明,个人调解工作室是传统调解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是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有效延伸,对于增强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矛盾纠纷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打造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工作品牌,不断推动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不激化,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