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习律师进法院实习的良性机制
积极探索,沟通融合,促进了良性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健康发展;法官减负,成效明显,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部分压力;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奠定了实习律师从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月4日,太原中院召开首批实习律师进法院实习工作总结座谈会,分享心得体会、梳理工作经验、研讨机制建设。太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侯晓东,太原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彤,太原市律师协会会长刘跃峰分别讲话。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利生主持。
2018年5月,54名实习律师进入太原中院和迎泽区法院实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奠定了实习律师从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有效促进了良性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他们被安排在了各民事审判庭,担任法官助理职责,承担起了诉前调解、起草法律文书、庭前证据交换、整理阅卷笔录等辅助性的事务。
会上,实习律师代表们分享了实习心得体会。他们表示,在法院实习期间收获满满,通过辅助法官办案,接触了不同类型的案件,在法官的指导帮助下,办案经验和办案能力有了全新的提升,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丰富了分析案情、看待问题的角度,对法官裁判案件有了新的理解。在法院实习所办理的案件数量是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无法比拟的。旁听庭审,不仅可以站在裁判者的角度上审视,感受法官的办案理念和庭审方式,也可以从出庭律师身上学习出庭技巧,为将来规范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各民事审判庭庭长(副庭长)充分肯定了实习律师担任法官助理的工作。他们的到来有效减轻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帮助法官缓解部分压力,进一步提高司法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水平,加强了律师对法官的理解和支持,也激发了实习律师的职业尊荣感和不断进取精神。有了实习律师后,法官从审判辅助事务中解脱出来,主要精力放在庭审、文书说理、审定及签发等核心审判工作中。实习律师责任心强,担当力足,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法律素养,工作兢兢业业,适应能力快,高效优质地完成了审判辅助任务。
刘跃峰会长表示,今天一起总结探讨首批实习律师进法院担任辅助人员的工作,从实习律师发言中深深感受到,7个月的实习工作,他们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经验。实习律师跟随优秀的法官学做人、学做事、学办案,提升了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地理解法官的办案思路和办案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提升法院公信力也有很好的帮助。市律协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修改了实习律师考核机制,为推行这项举措作了必要的准备。今后将继续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实习律师到法院实习形成常态机制。
张彤局长表示,从座谈交流中听到最多的词是“感谢”。首期实习律师顺利完成,7个月的时间,取得的成效明显,为以后实习律师进法院实习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宝贵借鉴。建立实习律师到法院实习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使实习律师通过对法官、当事人、律师等多维度换位学习和多岗位、多方面的法律实践,充分掌握从立案、调解、审理、执行等全过程的实务操作,实现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尽快提升律师实务能力,提前进入角色,有利于其个人业务水平提升。这次实习让律师走近法官,在律师与法官之间搭建良好互动关系,是一次在新时代法治环境下的创新举措。法官与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以后的法治工作中能精诚合作,共同实现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公平正义。
侯晓东院长代表中院党组和迎泽法院党组对市司法局和市律协为实习律师进法院辅助审判这一平台的搭建表示衷心感谢,对实习律师在法院实习期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感谢他们在法院今年的执行攻坚,特别是民事审判完成、审判质效提升,创造出史无前例的成绩和辉煌中作出的积极贡献。推进实习律师进法院实习这一制度是贯彻司法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新举措,有利于使法官和实习律师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互信互谅互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很有实践意义。
侯晓东院长强调,“铁肩担道义”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法律人的追求。我们要牢记理想信念,勇做事业的追梦人。
太原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吕征平,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莉,市律协副秘书长南晋科,太原中院政治部副主任张文娟、法官管理处处长李斌,5个民事审判庭庭长(副庭长),54名实习律师参加。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