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刘文华主持
阳泉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刘文华主持
本报讯 6月13日,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持续引深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和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审议通过《中共阳泉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中共阳泉市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3年任务安排》。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主持。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发挥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落地落实。要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丰富内涵,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环境。要着力提升人才引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提高人才服务满意度,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和在育英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完善教育领导体制,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凝聚起建设教育强市的强大合力。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精辟阐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向全党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号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心铸魂,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实施红色领航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要立足阳泉文化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工矿文化、忠义文化、书院文化、关隘文化、科幻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讲好阳泉故事。要加强考古工作与历史研究,创新活化利用方式,大力推进文博、文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立足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工业赋能育新、数字经济优先发展、开放格局重塑等战略,积极构建“4+N”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蹚出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要深入实施全域协调、民生提质战略,有效做好就业、社保、安全生产等工作,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筑基战略,统筹做好“两河四山一泉域”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打造拱卫首都生态屏障。要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全面推进清廉阳泉建设。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大要求,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围绕能源革命、产业链和专业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围绕“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围绕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会议强调,我市地处环京护城河的重要位置,位置特殊、责任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扣紧责任链、织密安全网,扎实做好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安全法治建设、安全教育等工作,有效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坚决守好山西“东大门”,当好首都“护城河”。
本报记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