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三项措施”保障林草种质资源收集扎实开展

山西新闻网>>政务频道>>厅局工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 自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部署启动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以来,我省采取“三项措施”联动发力,推动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开局良好。
  强化组织领导。迅速组建成立全省林草种质资源收集工作专班,编制《山西省林草种质资源收集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收集重点对象,涉及木本124种、草本89种共213种植物,成立11个收集组,分片负责种质资源收集工作。
  强化技术培训。在全省种苗业务培训会上进行统一部署,并专题组织开展收集技术培训。在沁水县举办收集现场教学,对收集技术操作要求进行授课讲解和教学实操,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资金保障。积极统筹省级财政资金,聘请中国林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为林草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提供长期技术指导服务,有效保证了全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顺利进行。
  林草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实现林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对推进林草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截至7月,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作为林草种质资源收集的先行先试单位,已收集90余份林草种质资源,涉及主要乡土树种沙棘、椴树、元宝枫和白花草木樨等29个科41个属60个种,并同步将收集数据信息录入了林草种质资源收集系统。(本报记者)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