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审计厅将4类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

山西新闻网>>政务频道>>厅局工作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日报记者杨文报道:国有资产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近年来,省审计厅把开展国有资产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不断强化对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等情况的审计监督。

从监督的范围看,坚持依法审计、全面覆盖,将4类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先后组织对18户省属国有企业和4户省属重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财务收支、项目投资、带息债务、成本费用、抵债资产等情况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并对部分重点资源资产进行专项审计,先后组织对全省耕地保护、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

从监督的时间看,坚持突出重点、持续审计,围绕中央及省委关于国有资产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省人大监督重点,每年都对4类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年年审、持续审。

从监督的深度看,坚持问题导向、审深审透。紧盯企业、金融、行政事业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领域涉及的相关重大政策、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点资金,不断拓展审计监督深度,着力揭示部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金融资产风险管控不严格、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登记不准确、资产管理不到位,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政策未落实、资源取用管控不严格等问题,同时,针对审计发现的一些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以综合报告或审计信息的形式报送省委、省政府,为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监督的方式看,创新机制,注重提升监督效能。2021年,经省委批准,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地方金融审计局和国有企业审计局,将省属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审计关口前移,监督频次增加,提高了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同时,在国有资产审计中积极推广大数据审计模式,运用地理图斑等技术手段,发现疑点,精准核查,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审计的宏观性、穿透力和精准度。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