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惠民医院:从胃肠息肉到癌症?科学预防的三重防线
山西惠民医院:从胃肠息肉到癌症?科学预防的三重防线
山西惠民医院胃肠医生表示,近年来,随着胃肠镜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胃肠息肉。这种黏膜上的“小突起”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会发展成癌症?专家指出,胃息肉以炎性为主,恶变率较低,而肠息肉与肠癌关系密切,尤其是腺瘤性息肉需及时干预。
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道息肉是指起源于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赘生物凸入胃肠腔内的病变的统称,是消化科很常见的疾病。
正常人的胃肠道是光洁平坦的,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更新脱落。如果局部受到刺激或损伤,消化道粘膜的加速修复可能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从而在胃肠道表面形成隆起,称之为息肉。
胃肠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很多人拿到胃肠镜检查报告,看到发现了息肉,首先想到的通常是:“这些息肉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以后会不会变成癌呢?”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胃肠镜检查时发现息肉,医生会在镜下取息肉的病理活检,病根据病理结果判断息肉的性质,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因此,做完胃肠镜检查,一定要记得关注和追踪病理结果!
胃息肉
胃息肉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占胃息肉的大多数,一般由胃胃增生性炎症引起,多为良性,恶变率较低,部分息肉在炎症刺激消除后可自行消失。这种类型的息肉多无需治疗或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即可。
腺瘤性息肉:在胃息肉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恶变率较高,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治疗。
肠息肉
与胃息肉恶变率高低不同,大多数的肠癌由肠息肉发展而来。
肠息肉的恶变概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1、息肉大小:息肉的直径越大,恶变的风险越高,其中大于2cm的息肉恶变率较高。
2、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高于单发息肉。
3、病理学类型:增生性息肉很少发生恶变;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恶变率相对较低,而绒毛状腺瘤恶变率较高,绒毛管状腺瘤的恶变率随绒毛成分比例升高而增加。
即使发现肠息肉,也不必过于担心,从息肉发展到癌通常需要5-15年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早期预防和治疗。
如何预防胃肠息肉?
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很好的预防方法,建议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同时还要做到戒烟、戒酒,多吃瓜果蔬菜,少食高脂食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