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兴业银行奋力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践行“两山”理念 兴业银行奋力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近年来,安吉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生态互融共生的新路子,这里的竹海、茶园也渐渐成为了浙江的金色名片。这背后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正是兴业银行投放2亿元项目贷款,支持安吉县万亩茶园观光带建设。
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走出了一条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逐“绿”而行,打好减污降碳攻坚战
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再生利用,发源于湖州的天能集团,通过废旧电池循环解决方案,把废旧电池“吃干榨尽”,有效解决传统退役电池处理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为支持天能集团循环电池回收产业升级,2024年,兴业银行为天能集团发放3亿元绿色及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果与利率优惠挂钩,有效降低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资金成本。
守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兴业银行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方面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地兰州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滇池治理、红石岩堰塞湖治理等典型项目;另一方面,围绕森林、竹林、海洋、湿地等自然资源,强化产品与服务创新,用好碳汇资源,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力生态经济发展。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降碳”领域绿色融资余额1.45万亿元,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固废治理等“减污”领域绿色融资余额5851亿元。
“点绿成金” 盘活生态资源
在福建三明,森林覆盖率高达77.12%,林业产业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如何盘活林业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024年,兴业银行先行先试,以全国首张市场化交易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简称“林票2.0”)为质押,将“林票”转化为“钞票”,为三明市某林业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破解林业产业缺少传统抵押物的融资难题。
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兴业银行孜孜以求,创新探索,持续优化升级打造“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三个层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开发具有生态价值实现意义的绿色金融区域特色产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良好的市场示范效应。
据介绍,兴业银行围绕碳资产、林权、用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创新融资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依托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动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运用绿色债券、公募REITs、银团贷款等产品,提供“商行+投行”综合金融服务,满足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需求。兴业银行已在全国率先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推广复制碳足迹挂钩贷款、碳汇贷等创新产品,围绕福建森林资源落地林票、林权质押贷款,推进落地流域治理与乡村振兴EOD项目、水利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
拓展“绿色+” 助力产业绿色升级
深圳市普瑞时代能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与运营、电碳交易、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领域,近年来持续
将ESG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中。兴业银行根据企业ESG发展情况和“技术流”评价结果,为企业提供贷款利率优惠,并向公司提供ESG咨询管理服务,协助公司设计构建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和内部ESG治理体系,全方位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兴业银行积极推动绿色理念融入新赛道、新产业,促进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园区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五大新赛道”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绿色+科技”构建绿色产品体系,加大科技金融服务,激活绿色发展动能;以“绿色+园区”为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提供“融智+融资”服务,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绿色+能源”加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洁利用等领域支持力度,助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以“绿色+汽车”构建汽车新能源转型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金融供给。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合作绿色金融客户8.65万户,较年初增长20.36%。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1%。
“我行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认真落实双碳战略部署,在全面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中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将绿色银行名片升级打造为金字招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