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助力“双碳”目标发展
汾阳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助力“双碳”目标发展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此外,山地地形起伏大,坡度各异,能够为光伏组件提供更好的光照条件,减少阴影遮挡,提高发电效率。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山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相比平原地区可提高10% - 20%。
升压站整体航拍图
由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汾阳市100MW林光储能项目于2024 年 6 月 12 日开工,2025年5月2日迎来首次并网,实现 40.96 MW容量的先行接入。5月19日完成备案证变更后,项目团队锚准“双零”安全目标,加速推进剩余施工任务,在5月30日终于实现交流侧 78.45 MW全容量并网,标志着项目建设主体工程顺利完成。
全容量并网成功
项目采用590Wp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共设置245个光伏发电单元,通过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出2回220kV线路π接入已投产的白虎岭风电场至汾阳220kV变电站的220kV线路。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克服了塔基开挖、桩基钻孔、浇筑、支架组件安装等难题,同时自建6.2公里送出线路跨越公路、电力线路等5处,接入系统极为复杂。项目部以“党建+安全”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精心组织,目标化推进,快速协调解决多项瓶颈问题,为保障送电节点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联合开展党建保送电活动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平均每年满发小时数1434小时,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量1.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将为汾阳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尽管山地光伏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建设过程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山地地形复杂,坡度大,施工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大型施工设备难以到达施工现场,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其次,山地光伏项目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高效发电,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此外,山地光伏项目还需考虑防雷接地、集电线路设计、场内道路规划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山地光伏项目的建设投产,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点亮绿色未来!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