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种疾病不是癫痫,却常被误诊
这九种疾病不是癫痫,却常被误诊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突然抽搐、意识丧失等。然而,临床中至少有九种疾病因症状相似,常被误诊为癫痫,导致患者接受错误治疗。以下为你揭秘这些“伪装者”。
1. 儿童抽动症:面部抽动≠癫痫发作
儿童抽动症表现为眨眼、耸肩、清嗓子等不自主运动,部分家长误将其与癫痫小发作混淆。但抽动症患儿意识始终清醒,无意识丧失,且症状多在夜间消失。如若抽动症患儿曾被误诊为癫痫,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嗜睡、认知障碍等副作用。
2. 晕厥:一过性意识丧失≠癫痫
晕厥是因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发作前常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等症状,持续数分钟后自行恢复,无抽搐或舌咬伤。两者核心区别在于:晕厥时脑电图正常,而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可见棘波、尖波等异常放电。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肢体麻木≠癫痫
TIA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突发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症状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完全缓解。由于TIA与部分癫痫发作(如局灶性发作)均可能表现为肢体抽搐,。但TIA患者多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且脑部CT或MRI常显示脑缺血灶。
4. 癔症(假性癫痫发作):表演性抽搐≠癫痫
癔症发作常与情绪刺激相关,表现为夸张的肢体抽搐、闭眼哭叫,但患者意识清醒,可对抗被动运动,无舌咬伤或尿失禁。脑电图检查通常无异常放电。
5. 偏头痛:头痛伴呕吐≠癫痫
偏头痛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光声刺激加重症状。部分患者因头痛时出现短暂意识模糊或肢体麻木,被误诊为癫痫。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无异常,且发作前常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
6. 睡眠障碍:夜惊或梦游≠癫痫
发作性睡病、夜惊、梦游等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在睡眠中突然跌倒或尖叫,与夜间癫痫发作相似。但睡眠障碍患者脑电图无癫痫波,且多存在入睡困难、白天嗜睡等表现。
7. 高热惊厥:婴幼儿发热抽搐≠癫痫
6个月至5岁儿童在发热时可能突发全身抽搐,持续1-3分钟,体温恢复正常后症状消失。绝大多数高热惊厥患儿不会发展为癫痫,但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需警惕癫痫风险。
8. 生理性肌阵挛:新生儿抖动≠癫痫
新生儿睡眠中可能出现生理性肌阵挛,表现为四肢快速抖动,但意识清醒,无其他异常。这一现象通常在3-6个月后自行消失,无需治疗。
9. 器质性疾病:破伤风、心脏病等引发的抽搐≠癫痫
破伤风患者因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被误诊为癫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因缺氧出现口唇青紫发作。这类疾病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脑电图鉴别。
如何避免误诊?
• 详细记录发作过程:包括发作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等。
• 完善检查:脑电图、头颅MRI、血液检查等可明确病因。
• 寻求专业诊断:专科医生通过综合评估可区分癫痫与其他疾病。
正确识别疾病是治疗的第一步。若您或家人出现疑似癫痫症状,请及时就医,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