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爱尔王艳华、杨璐科研项目入选太原市2024年度“六个一批”重点科研项目
山西爱尔王艳华、杨璐科研项目入选太原市2024年度“六个一批”重点科研项目
日前,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太原市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 2024 年度“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科研项目名单。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王艳华博士申报的科研项目《基于视网膜屈光度和脉络膜厚度的儿童近视发生预测指标的研究》和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杨璐博士申报的科研项目《DSCR1调节CaN信号通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作用的机制研究》入选太原市2024年度“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分别获得政府5万元的经费资助。这批重点科研项目共有10项,山西爱尔是其中唯一获得两个项目的医院,也是其中仅有的民营医院。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王艳华是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博士,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眼科博士后,主任医师,从事眼科医疗26年,主攻方向为小儿疑难眼病、复杂斜弱视和青少年近视防控,先后在天津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深造。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各1项,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4项,参与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军“十一五”攻关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十余项;累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英文论文10余篇,论文《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原理》入选世界小儿眼科和斜视大会,连续两年受邀参加“全球眼科学和眼病峰会”,并在峰会上做学术演讲。被授予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王艳华名医工作室”、省市两级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中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和山西医科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24年4月,主编出版了眼科科普作品《远离斜视》一书。此次王艳华博士申报的《基于视网膜屈光度和脉络膜厚度的儿童近视发生预测指标的研究》主要围绕近视发生过程中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此项研究可为近视的进一步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支持,为临床医师诊断、预防和监测黄斑及脉络膜相关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杨璐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学三校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年后备人才,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河南大学医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的硕士生导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底亚专科手术带教老师。杨璐博士主持参与在研及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厅级自然基金科研项目10余项,被SCI收录论文十余篇(第一及通讯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2019年参与编写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眼科学基础》,作为副主编及编委参编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专业书籍2部。今年6月杨璐博士申报的《原花青素通过激活AIP1调控VEGFR-2/3依赖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项目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由探索类)资助项目”面上项目。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多种眼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此次杨璐博士申报的《DSCR1调节CaN信号通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寻求预防和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新途径。
太原市“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科研项目是太原市卫健部门和科技部门为贯彻落实《太原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太原市“人才强卫”工程实施意见》,从202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科教兴医”战略。“六个一批”专项行动内容为:选培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骨干精英人才、培训一批基层适宜人才、打造一批临床专病团队、支持一批优势科研项目、建设一批人才培养基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